时间:2025-10-14 09:37:53 来源:北京华兴万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日前,芯科科技宣布其第二代无线开发平台产品组合的最新成员——FG23L无线单芯片方案(SoC)于9月30日全面供货,配套开发套件现已通过分销合作伙伴及官网在全球上市。
”作者:北京华兴万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日前,芯科科技宣布其第二代无线开发平台产品组合的最新成员——FG23L无线单芯片方案(SoC)于9月30日全面供货,配套开发套件现已通过分销合作伙伴及官网在全球上市。近日,芯科科技高级产品营销经理Chad Steider接受采访,深入解读FG23L在技术架构、性能优势、成本控制及市场应用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揭示其如何以“性能、能效、经济性”的独特组合,推动Sub-GHz物联网向更广阔的批量应用场景延伸。
双核架构平衡高性能与低功耗:Cortex-M33内核处理能力提升50%
谈及FG23L的核心技术架构,Chad Steider首先介绍,该产品采用多核设计,集成两颗功能差异化的内核:其一为78MHz Cortex-M33内核,负责应用开发与协议栈运行,提供强劲计算能力;其二为精简版Cortex-M0+内核,专门驱动射频子系统。
“在传统单核产品中,应用CPU需承担射频配置、收发时序管理等重复性任务,占用大量时钟周期。而FG23L的双核架构将这些任务转移至Cortex-M0+,释放了Cortex-M33的算力,使其能更长时间处于睡眠状态,仅在射频接收信息时唤醒。”Chad Steider解释,这种设计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显著延长了设备电池续航时间。
对比同类产品常用的Cortex-M0或Cortex-M4内核,FG23L的Cortex-M33内核带来了高达50%的处理能力提升。即便面对工业传感器、电子货架标签等看似“低算力需求”的简单应用,这一优势仍能发挥关键作用——Cortex-M33可更快完成任务并恢复睡眠,进一步降低功耗;同时,其充足的资源储备也为边缘AI/ML功能预留了扩展空间,助力工业自动化、智慧城市场景构建更智能的传感设备。
146dB链路预算实现两倍传输距离:+20dBm发射功率+高接收灵敏度双管齐下
传输距离与连接可靠性是Sub-GHz物联网应用的核心诉求,而FG23L的146dB链路预算成为破局关键。Chad Steider指出,链路预算直接决定传输距离,FG23L相比同市场产品提升了6-8dB,主要通过两大技术创新实现:
一方面,FG23L提供最高+20dBm的输出功率选项,大幅增强信号传输能力,无需额外搭载功率放大器(PA);另一方面,其具备业界领先的接收灵敏度(低至-125.9dB),可在极弱信号环境下稳定接收数据。“高发射功率与高接收灵敏度结合,不仅将传输距离提升至同类产品的两倍,还能显著减少节点重传次数——这意味着设备无需频繁唤醒发送数据,进一步延长电池寿命,同时降低通信延迟,提升整体性能。”
此外,FG23L还支持灵活的功率调节功能。用户可在不影响通信距离的前提下,根据实际场景降低发射功率,实现功耗与连接性的动态平衡。例如,在楼宇自动化场景中,若设备部署于信号覆盖良好的室内环境,可适当调低功率;而在农业物联网的开阔田野中,则可开启最高功率模式,确保远距离稳定连接。
集成化设计优化系统成本:BOM成本降低源于DC/DC与射频匹配简化
在成本控制方面,FG23L延续了芯科科技在无线SoC功能集成领域的技术优势,通过硬件集成与设计简化,从源头降低系统BOM成本。Chad Steider介绍,产品的核心成本优化措施集中在两大环节:
其一,集成DC/DC转换器。传统方案需外接电源管理元件,不仅增加设计复杂度,还提升物料成本;FG23L的内置DC/DC转换器直接简化了电源电路,减少外部元件数量。其二,精简射频匹配网络。射频设计是无线产品开发的难点之一,FG23L通过优化电路,减少了射频匹配所需的外部元件,既缩短了产品上市周期,又降低了电路板布局难度与工程成本。
从数据对比来看,FG23L的优势更为直观:相较于典型Sub-GHz SoC,其活动电流仅为36μA/MHz(同类产品约55μA/MHz),有功功率降低20%-40%;睡眠模式电流低至1.2μA(同类产品约2-3μA),结合双核架构的功耗控制,可实现10年以上的电池寿命——这对大规模物联网部署至关重要,能大幅降低设备更换电池的运维成本。
无缝迁移+安全防护:适配全场景需求,覆盖从“精简”到“全功能”升级路径
考虑到客户的产品迭代需求,FG23L在兼容性设计上充分兼顾“平滑迁移”。Chad Steider强调,芯科科技的平台架构遵循统一标准:同一封装系列内的器件实现硬件兼容,不同产品系列间实现固件兼容。这意味着,若客户已部署FG23L,未来因功能扩展需要升级至全功能版FG23或其他Sub-GHz产品时,无需重新开发硬件与固件,仅需简单适配即可完成迁移,显著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转换成本。
安全方面,FG23L集成Secure Vault™ Mid安全技术,提供安全启动、安全调试等功能,可抵御设备克隆、数据篡改等威胁,保护互联产品、数据与知识产权安全。“在工业自动化、智慧城市等涉及关键数据传输的场景中,安全性与性能、成本同等重要,FG23L无需额外搭载安全芯片,即可满足中端安全需求。”Chad Steider补充道。
锁定五大核心场景:从工业传感器到农业物联网,赋能成本敏感型市场
谈及FG23L的目标市场,Chad Steider表示,其“性能、能效、经济性”的组合特性,恰好匹配成本敏感型批量应用场景的需求,主要覆盖五大领域:
为降低开发门槛,芯科科技还为FG23L提供Simplicity Studio 5开发环境与Radio Configurator工具,帮助开发者快速适配全球Sub-GHz频段(110-970MHz免许可ISM频段),支持多种调制方案,可根据场景优化范围、功耗或数据吞吐量。
展望:以高性价比巩固Sub-GHz领导地位,推动行业批量应用落地
对于FG23L的市场前景,Chad Steider认为,随着工业自动化、智慧城市等领域对“远距离+低成本”无线方案的需求激增,产品将在未来几年实现显著的市场份额增长。“同类产品往往迫使客户在传输距离、安全性与能效间妥协,而FG23L通过技术整合实现了三者兼顾,以业界最具竞争力的性价比,帮助客户更快、更低成本地推出联网设备。”
从芯科科技的战略布局来看,FG23L是其Sub-GHz技术优势向“大容量成本敏感市场”延伸的关键一步。Chad Steider透露,芯科科技将持续在射频性能、能效、安全性上创新,此前推出的第三代无线开发平台SoC已在计算能力、集成度上实现突破,未来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巩固在无线连接与边缘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FG23L的推出不是终点,而是Sub-GHz物联网批量应用的新起点。”Chad Steider强调,芯科科技希望通过这款产品,让更多行业客户以可控成本享受到长距离、高可靠的无线连接技术,推动物联网从“试点部署”走向“规模化落地”。
Chad Steider,芯科科技高级产品营销经理
目前,FG23L开发套件已正式上市,10月起全球客户可通过芯科科技分销渠道采购芯片,加速相关产品的研发与量产。
分享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