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BAW几年内的商业化成功,如今TI正打算将其引入汽车市场。汽车由于外部环境的特殊性,对于冲击、温度、电磁干扰等都要有更严格的要求,BAW非常适合这一领域。
”根据德州仪器(TI)2024年财报显示,汽车电子营收已占其总营收的 35%,超过工业成为占比第一大业务。
TI CEO Haviv IIan在公司2025年资本管理日上表示,放眼汽车领域,TI持续看到汽车子系统领域蕴藏着日益增长的机遇。“例如,车辆从缺乏高级驾驶辅助功能,到配备倒车摄像头等标准配置,再到配备雷达和驾驶员监控功能的全环视系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照明系统如今已具备光束整形和可调强度的功能。此外,高精度电池单元监控技术可提高汽车电池组的可靠性和耐用性。”Haviv举例道。
“为了支持这些日益增长的趋势,我们需要将通用产品与专用标准产品 (ASSP) 相结合。”Haviv表示。
摩根士丹利的Joe Moore表示,汽车中的模拟和电源元件越来越多,不过很多大资金都投入到功率和分立器件上,并且这一市场确实足够吸引人,但TI的投入主要是采用目录化方法来整合资源。TI投资者关系总监Mike Beckman解释道:“任何创新都会先使用通用产品进行系统创新,然后在迭代之后会演变为专用标准产品。因此,同时拥有这两类变得非常重要。”
日前,TI借上海慕尼黑电子展之际,展出了多种围绕汽车创新的产品组合,也彰显了TI对于中国的重视。
德州仪器中国区技术支持总监赵向源在会上表示,TI目前拥有7000种车规级产品组合,应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软件定义车辆、车身电子装置与照明、信息娱乐系统与仪表组、混合动力、电动和动力总成系统、 48V等等领域。“通过TI的解决方案,能够让汽车更加智能、更加安全,重塑汽车行业的创新。”赵向源说道。
助力ADAS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以“智驾平权”为代表的下半场竞争中,ADAS的关注点已经不止是在智能化上,在性价比、安全性等方面都要与时俱进。TI正在利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传感器、连接、处理器等产品组合的竞争力,以通过更高集成度、更优化方案助力“智驾平权”。
TI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体现在ADAS领域,就是针对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创新方式。
一、以激光雷达为例,TI最新的LMH13000集成式激光雷达驱动器,将驱动FET集成至单芯片中,这种高集成度不止减小了系统尺寸及整体成本,同时性能及可靠性方面也远高于传统的分立方案。这种创新,体现出TI在BCD工艺和设计方面具有极强的能力。
赵向源指出,LMH13000可以达到5A输出峰值电流,从而使测量距离提升30%,再加上800ps的高速上升和下降时间,可以提升激光雷达的实时决策能力,使物体检测更快速,更精确。
如图所示,分立方案驱动系统,其温度一致性非常差,而高集成方案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出更好的可靠性。
二、在CMOS单芯片毫米波雷达上,TI持续保持业界的领先性,推出了AWR2944的升级替代AWR2944P。单芯片毫米波雷达是TI在Kilby Lab中开发的一项极具引领性的技术,也让TI成为了这一领域的黑马。AWR2944适用于前雷达和角雷达,不过随着未来辅助驾驶技术的提高,对于雷达传感器的需求也要提高,包括区分静态物体和改进物体分类的复杂检测功能。这些系统需要优化 SNR,重点在于降低噪声系数,而不仅仅是升高输出功率,因为如果场景中存在障碍物或大型物体,仅升高输出功率会增加散热挑战和本底噪声挑战。AWR2944P重点就是提升了输出功率和SNR,从而满足更远更精准的测量。
AWR2944P产品框图
另外,AWR2944P还提升了MCU、DSP以及HWA硬件加速器的算力,同时提高了内存容量并增加了1Gbps 以太网接口、HSM等组件,提升处理及传输效率,并增强了安全性。这种从独创性再到根据应用需求不断打磨产品定义和性能,同样也是TI的创新方式。
三、TI正在将BAW谐振器这项独家技术引入汽车。BAW是TI 2019年的一项创新,利用TI的自有工艺,利用压电式传导实现谐振,从而完成定时功能。与传统石英和微电子机械谐振器相比,BAW 具有许多优势,包括实现精益化制造、更高的灵活性、更高的频率稳定性和超低抖动,以及在振动和冲击等恶劣环境条件下更高的可靠性。
此前,TI已经将BAW 集成到低功耗无线微控制器和时钟发生器中,不再需要外部晶体/振荡器,从而缩减了物料清单、成本和空间。
TI BAW震荡器示意图
随着BAW几年内的商业化成功,如今TI正打算将其引入汽车市场。汽车由于外部环境的特殊性,对于冲击、温度、电磁干扰等都要有更严格的要求,BAW非常适合这一领域。
基于BAW,TI推出了三款车规级产品,包括汽车级低功耗、低 ppm、BAW、固定频率 LVCMOS 振荡器CDC6C-Q1;汽车级基于 BAW 的 PCIe 6兼容无参考时钟发生器LMK3H0102-Q1;以及汽车级基于 BAW的 5 输出无参考时钟发生器LMK3C0105-Q1。通过其他领域技术的平行引入,也是TI的创新之一,实际上TI的数千种汽车电子芯片中,有大部分产品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从工业或其他市场切入汽车领域。
四、在处理器方面,TI正在采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案,即通过精致优化发挥产品最大价值。在德州仪器 X 海康汽车、斑马智行产品发布会上,三家联合发布了行业首款基于 TDA4VH 单芯片舱行泊一体的产品。
联合发布现场
杭州海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乘用车事业部总经理高海斌指出,TDA4VH 是一个成熟的芯片产品,并不是一个新发布的芯片,基于 TDA4VH开发的智驾产品已经量产两三年,但是舱行泊一体却是首次。
产品搭载了5颗毫米波雷达,1颗前置 800 万摄像头,以及 4 颗 300 万环视鱼眼摄像头。基于海康汽车的 RV 前融合算法以及 BEV 算法模型,能够实现 AEB、ACC 和 LK 等基础 L2 功能,还包括主动变道 HWA“L2+”功能,同时实现仓驾两个域的安全隔离,支持 ASIL-B 的功能安全等级。
斑马智行联席CEO郝飞表示,随着汽车智驾竞争的不断激烈,只有提升算力效能才能够应对新阶段的挑战。“算力参数不只是一个维度,需要操作系统级别的管理和优化,需要软件、硬件的一体化融合。”郝飞强调道。
德州仪器中国华东区总经理沈源也表示:“软硬件协同优化和生态共建的方式,使我们三方能够共同探索高阶智驾的新可能。”
郝飞认为,TI的TDA4VH具有高内存带宽,与Banma Hypervisor 虚拟化引擎配合,使算力发挥出最佳价值表现。根据实际数据显示,在GPU显示运算效率上,通过深度优化,GPU的算力提升至原始值的六倍。”郝飞强调道,此次的调优部分都是在底层基础能力方面的调整,而不影响舱、驾的成熟体系,通过域控制器芯片层面的分工解耦,以及系统总体调度优化,才成就了这么一款产品。
“智驾的发展肯定会受到成本的影响,这也是为何三方合作致力于利用更好的技术架构,降低系统的综合成本,发挥软件层面的深度融合和效能的发挥,而不是单纯比拼某一个参数。”郝飞强调道。
在现场,除了展示基于TDA4的该产品之外,TI还同期展示了多款利用TDA4系列的产品,体现出庞大的生态合作系统,包括虹软的Westlake ADAS域控制器,卓驭智驾域控制器,魔视智能全自动记忆泊车域控制器,中央雷达处理,激光雷达处理等,体现出TDA4的高性能及可扩展特性。另外,TI还围绕AM62A高性价比处理器展示了恒润汽车电子内后视镜以及均联智行nCAM-前式一体机。
TI在ADAS方面,为合作伙伴专门开辟出一整面墙的展区,以彰显与合作伙伴共同促进ADAS的发展。
其他创新还有许多
在幕展现场,TI还带来了诸多汽车领域的创新方案,具体包括:
无线电池管理系统wBMS。通过高可靠性和低延迟的无线网络,实现了高度模块化和灵活的BMS架构,从而降低了线束和连接器成本与重量,提高了行驶里程,同时减少了装配及使用中的机械故障风险,同时该产品还可在从电动车到储能系统的电池生命全周期中持续发挥价值。
支持蓝牙Channel Sounding的新一代无钥匙进入系统。随着蓝牙6开始支持Channel Sounding,这项更安全,更精准的定位产品,相比UWB更具成本优势,同时在手机端也更加普及。TI的蓝牙无钥匙进入系统不止可以应用在数字车钥匙领域,未来还将用于智能家居等市场中。
蓝牙Channel Sounding解决方案
48V区域架构解决方案。针对48V系统,TI提供了从氮化镓DC/DC到eFUSE及高边驱动器、板桥等多种电源管理方案,以及区域控制器、网关SoC、数字仪表等等嵌入式处理器组合。
TI 48V区域架构图
最新的音频DSP:性能提升了4-8倍,通过增强Arm、DSP以及存储器的性能,可以满足新一代个性化汽车音频处理及语音交互的需求。配合TI 1L调制技术的D类放大器,在享受沉浸式音频的同时,降低系统的尺寸和BOM,提升系统性价比。
总结
TI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让世界更美好。随着汽车的创新正在从全球迁移到中国市场,TI也越来越重视围绕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
分享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