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技术网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车规半导体的时机

关键词:车规半导体

时间:2024-05-27 09:17:26      来源:网络

经常有朋友问我公司是否有做车规的想法,涉及到公司策略的不好多说,不过我个人一直在观察这个市场,从目前的形势看,我认为车规半导体市场长线是很好的,但是短期可能会经历一个“绝望之谷”的阶段,对于新晋厂商来说,看好天时踩对节拍是非常重要的。

经常有朋友问我公司是否有做车规的想法,涉及到公司策略的不好多说,不过我个人一直在观察这个市场,从目前的形势看,我认为车规半导体市场长线是很好的,但是短期可能会经历一个“绝望之谷”的阶段,对于新晋厂商来说,看好天时踩对节拍是非常重要的。

大的方向上,国产替代的趋势,汽车芯片产业的自主化、国产化势在必行。

政策上国家希望本土汽车制造商优先采用国产芯片,据说2025年要将汽车相关芯片的本地采购比例提高到20%或25%,目前本土汽车芯片供应量仅占10%左右。

汽车中使用的大多数芯片,如传感器、微控制器和电源管理芯片,在技术上不需先进芯片工艺来支持,比如28纳米以上的成熟工艺支撑足以支撑。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本土芯片厂商提供新的机会,随着电动车和智能汽车的兴起,单车所需芯片数量迅速增加。从传统燃油车的600~700颗增至电动车的1,600颗,甚至智能汽车的3,000颗。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表示,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前半场靠电池,后半场看芯片,芯片已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关键竞争资源。

车规级MCU的方面,2023全球车规级MCU市场规模预计达86.46亿美元,同比增长4.34%,随着未来新能源及自动驾驶汽车渗透率持续增长,车规级MCU有望成为MCU市场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结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汽车芯片国产化的逐步推进,下游企业逐步加大了对国内MCU产品的采购,尝试构建更合理的汽车芯片供应链体系,为国内车规级MCU厂商带来全新的客户导入和市场拓展机遇。

宏观上都是好消息,那就看看微观层面的挑战。

最近有个文章分析国芯科技的汽车芯片业务问题,《讲好汽车芯片故事,国芯科技需在内卷中加一条战略定力》其中谈到:

车规对于半路出家的选手来说并不一定是个好市场。此前汽车芯片短缺引发的火热已经掩盖了汽车市场本身研发壁垒高、认证时间长、难以规模化起量的事实。

从主机厂视角来看,一家新进入厂商往往有一套严谨的认证流程,想要实现替代并不容易,即便替代,毛利率也不会太高。这使得包括国芯科技在内的一众半路出家的厂商并没有在车规市场获得太多的盈利。

不仅如此,当前车市库存积压,各主机厂下单较为谨慎,对国产芯片并不利好,真正能赚钱的汽车芯片公司,大多是设计-制造一体的IDM模式,能够吃掉环节上的主要利润,并且汽车芯片sku极多。

比亚迪等巨无霸自主车企已经自研MCU等汽车芯片,并且相当数量的车企也已经有自己关系紧密的设计伙伴,独立的第三方芯片设计公司如果没有强大的靠山,可能很难击破这个利益圈层。

宏观层面也有一些看衰的声音,比如高盛最近的报告说:不止中国,全世界电动车都卖不动了。

高盛的报告称中国的电动车产能已经严重过剩,行业处于日益剧烈的价格战中。在全球市场,电动车也出现了明显的需求疲软迹象。高盛研究分析师Kota Yuzawa 表示,该团队对电动汽车销售的悲观预测越来越有可能,有三个主要因素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普及。

首先,由于二手电动汽车的价格下降,人们对电动汽车资本成本的担忧日益加剧。

其次,今年围绕多场选举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影响电动汽车行业的政府政策可能发生变化的可见性。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担忧是快速充电站的短缺,人们对续航里程和充电基础设施的担忧正在加剧。

还有两个问题:

1、贸易壁垒,美国、欧洲、印度等政府都在尽可能阻止中国电动汽车进入市场,因此海外市场对我国消除产能过剩的贡献不会太大。

2、电池创新仍在进行中,目前的电池技术可能还在过渡阶段,固态电池等重大创新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改变该行业的格局。

我们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可能会面临短期的动荡,从整车、主机厂到车规芯片厂商,阵痛和整合难以避免,下图也就是我前面说的“绝望之谷”,引用的是心理学的概念。

邓宁-克鲁格效应是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我引用了这个心理学上的理论,觉得用来解释产业趋势也挺合适的。

把企业看成是人的话,也会犯人会犯的错误,目前的电动汽车市场状态还处于从愚昧山峰走向绝望之谷的阶段。

任何新兴领域,都会在初期涌入大量看好的资本和创业者,以至于形成行业过剩良莠不齐,经过一轮产业低潮后,又会通过兼并整合,优秀的企业逐渐崛起做大规模,最后形成稳定的行业格局。

比较典型的手机行业,在功能手机阶段的巨头现在基本都已出局了,智能手机阶段初期的大量玩家也逐渐出局,目前剩下的主要品牌两只手基本上就能数完了。目前最火的汽车新势力,比如“蔚小理”三剑客,最后到底谁能活下来,谁又知道呢。

小鹏汽车刚刚发布的季度财报环比去年四季度下降了49.8%,同时一季度净亏损达到了13.7亿元。与此同时,理想汽车由于销售订单不及预期则经历了更为剧烈的股价波动。5月21日,理想汽车盘中暴跌近20%,股价创下了近一年来的新低,年内跌幅已达43%。

另外据凤凰网报道,因价格战冲击现金流,蔚来、小鹏被曝延期向供应商付款。2023年底时,蔚来汽车需要大约295天的时间来结清其应付账款,其中绝大多数是拖欠供应商的款项,而2021年为197天。另一家小鹏汽车需要用221天来履行对供应商和相关方的义务,高于之前的179天。

专家表示,延迟付款开始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产生连锁反应。三、四级供应商确实受到了影响,因为他们无法将影响转嫁出去。随着供应商破产,迅速给下游的汽车制造商带来生产问题,电动汽车行业可能会出现“混乱的整合”。

延迟付款总比收不到钱好,相比之下,高合汽车、威马汽车的供应商可没这么幸运了。被高合汽车拖欠款项的供应商不在少数,甚至包括博世、延锋这样的大企业,不少供应商对高合进行断供,要求收到货款才能发货。有高合员工对媒体表示,高合甚至连部分2019年的款项都还没有给付。

假如蔚来、小鹏也出了问题,意味着供应商已经交货一年的货款将瞬间清零,此外供应商为了备货至少也要准备几个月的库存价值也将血本无归。我们看到机遇的同时,也要预先测算出风险,看看自己是不是扛得住。

客户付款账期和坏账问题,一直是供应链的核心顽疾,是个要命的问题。

比较典型的案例,是零售渠道拖欠货款,比如当年国美曾爆出来拖欠惠而浦货款30亿,总共欠供应商货款达到了200亿之多,其友商苏宁易购所欠供应商的货款就达到了353.7亿元,这些客户还算是活着的,至少供应商还能看到希望。

手机行业里的金立、乐视、锤子在倒闭的时候,都拖欠了大量的供应商货款。已经报道过的,乐视欠供应商货款事件持续发酵,波及到众多EMS代工厂、元器件分销代理商,仁宝、大联大、文晔、韦尔半导体相关损失几千万至数亿元不等。2019年,几家知名的手机ODM厂商破产清算,闻尚、华珑国际、百立丰(360大神手机代工)、渴望通讯都有供应商拉横幅要债。另外被称为“小华为”的上海斐讯,倒闭的时候欠款的供应商多达218家,最高欠款金额1.2亿元,不少企业的欠款都在百万以上,不少为电子公司。

供应链上的蚂蚱,有的背靠大树好乘凉,默默“守护”在最基层,但在剧烈变动的市场下,活下来的终究是少数,多数都在行业的洗礼中“光荣”阵亡。半导体稍微还好一点,但是如果被迫绑上了某家的贼船,命运就掌握在某几家大客户的手里了。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格局还没有形成,最终谁能取胜,我是还看不大清楚,华为小米加入战团,说不定还会有其他的势力进来搅局,我觉得等到“绝望之谷”的阶段,会变得渐渐清晰起来,到底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还是早起的虫子被鸟吃,需要耐心等待进场的时机。

总之,机会很大,风险并存,时机和切入点很重要。

  • 分享到:

 

猜你喜欢

  • 主 题:英飞凌汽车方案引领智能座舱新纪元
  • 时 间:2025.03.12
  • 公 司英飞凌&品佳集团